Nature深度綜述:溶瘤病毒能怎樣協(xié)助免疫療法?

腫瘤免疫療法在近年來取得了一系列進展,改變了許多癌癥的治療格局。但與此同時,腫瘤免疫療法也暴露出了作用人群不夠廣泛等瓶頸,限制了它的應用。為了讓其發(fā)揮出更大的潛力,研發(fā)人員們正在為它尋找?guī)褪郑纬筛鼮橛行У慕M合療法。而在諸多潛在的好幫手中,溶瘤病毒是最為引人關注的新療法之一。近日,《Nature Reviews | Cancer》刊登了一篇綜述,介紹了溶瘤病毒在未來免疫組合療法中的廣闊應用前景。在今天的這篇文章中,我們也將為各位讀者整理其中的內容。


1533018340(1).jpg

溶瘤病毒與常見靶向機理


顧名思義,溶瘤病毒指的是一類能夠有效感染并消滅癌細胞的病毒。由于病毒的特性,這種療法既可以系統(tǒng)施用,也可以局部施用,對原發(fā)和轉移性腫瘤進行治療。當癌細胞在病毒的感染下破裂死亡時,新生成的病毒顆粒會被釋放,進一步感染周圍的癌細胞。從機理上看,它不僅能對腫瘤進行直接殺傷,還有望刺激人體的免疫反應,增強抗腫瘤效果。


為了讓溶瘤病毒有效地針對癌細胞,對腫瘤的特異性靶向是研發(fā)中的一大重點。有趣的是,腫瘤天生就很適合成為溶瘤病毒的攻擊對象——當諸如RAS、TP53、RB1、以及PTEN等基因出現(xiàn)變異后,癌細胞的抗病毒感染能力會變弱,給了溶瘤病毒可乘之機。


針對癌細胞的這些弱點,我們已經開發(fā)出了多種能有效靶向腫瘤的病毒。譬如,水皰性口炎病毒(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,VSV)和馬拉巴病毒(Maraba virus)等經過改造的彈狀病毒(rhabdoviruses)能依賴干擾素信號通路的缺陷,特異性地靶向癌細胞。而首款得到美國FDA批準治療黑色素瘤的溶瘤病毒,則是由單純皰疹病毒(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,HSV-1)改造而來。這些病毒的設計都與免疫反應有關。


另一些溶瘤病毒則能額外針對惡性腫瘤的代謝異常。比如pexastimogene devacirepvec(Pexa-Vec)自身帶有一個缺陷的胸苷激酶基因,因此它只能在具有過量胸苷激酶活性的癌細胞中復制。此外,這款病毒中的B18R基因帶有一個提前的終止密碼子,讓它的編碼蛋白不容易被干擾素識別與結合。這些特性讓此類病毒能有效地針對腫瘤細胞,而將對正常細胞的影響降至最低。


溶瘤病毒與免疫療法


在這篇綜述中,作者們指出,T細胞想要觸發(fā)成功的抗腫瘤反應,必須得經歷四個關鍵步驟。而溶瘤病毒能在這四個步驟中對T細胞進行協(xié)助。


1. T細胞致敏(T cell priming)


T細胞反應的啟動,離不開對特定抗原表位的識別,而這個復雜過程離不開抗原呈遞細胞的工作。在癌癥中,抗原呈遞的過程往往會受到負面影響,讓腫瘤在免疫學上“冷下來”。而溶瘤病毒可以實現(xiàn)類似于“疫苗”的作用,促進腫瘤相關抗原的呈遞與識別。


正如上文中提到的那樣,局部的溶瘤病毒治療,可以通過裂解癌細胞,釋放出大量腫瘤相關抗原,并創(chuàng)造一個親免疫的細胞因子環(huán)境,便于抗原呈遞細胞實現(xiàn)它們的功能。這一設想已經在不少實驗中得到了驗證。一些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,脊髓灰質炎病毒(poliovirus)與彈狀病毒的嵌合能導致腫瘤抗原的釋放,并催生I類干擾素反應。這些刺激最終會誘導腫瘤特異的T細胞群體增生。


研究人員們指出,這一方法的優(yōu)點在于,我們不需要對腫瘤相關抗原有事先的了解,因此是一種簡便的個體化疫苗開發(fā)手段。但我們也要注意,此類方法未必能誘導足夠的T細胞反應。為此,研究人員認為在溶瘤病毒中加入腫瘤相關病毒載體,或許能提高效果。


1533018367(1).jpg

▲溶瘤病毒的多種作用機制(圖片來源:《Nature Reviews | Cancer》)


2. 移動與浸潤(trafficking and infiltration)


在循環(huán)中的T細胞能移動到腫瘤位點進行浸潤,對患者的預后有舉足輕重的作用。而溶瘤病毒的使用,有望增強T細胞對腫瘤的浸潤。這背后有著多種潛在的機制。


首先,病毒感染能激發(fā)潛在的I類干擾素反應,刺激趨化因子的生成,從而募集T細胞。在動物模型中,無論是腺病毒、HSV-1、牛痘病毒、還是新城疫病毒(Newcastle disease virus),都能有效地提高T細胞的浸潤。此外,溶瘤病毒在臨床試驗中,也證實能在黑色素瘤與其他晚期癌種里,提高T細胞的浸潤。而對于大腦腫瘤,科學家們也同樣在一些研究中觀察到了積極的成效。


其次,溶瘤病毒能誘發(fā)TNF、IL-1β、以及補體的反應,上調內皮細胞上選擇素的表達,為T細胞的浸潤提供關鍵信號。


第三,溶瘤病毒通過改造,有望針對特定的致癌信號通路。舉例來說,WNT–β-catenin通路具有免疫抑制的效果,且能抑制細胞的抗病毒反應。通過改造,不少溶瘤病毒能被β-catenin信號通路激活,促進腫瘤特異的病毒復制與抗腫瘤效果。


第四,溶瘤病毒能編碼T細胞趨化劑,有望直接招募T細胞,而不必擔心腫瘤環(huán)境中的趨化因子表達缺陷。


在這篇綜述中,研究人員們也指出,腫瘤病毒也能協(xié)助克服組織結構上的障礙,進一步幫助T細胞浸潤。比如它能夠吸引嗜中性粒細胞在腫瘤微環(huán)境中釋放炎性介質(inflammatory mediators)以及帶有細胞毒性和細胞外基質(ECM)降解屬性的蛋白酶。


3. 規(guī)避免疫抑制(circumventing immune suppression)


即便T細胞成功在溶瘤內取得了浸潤,依舊不代表它們就能有效對腫瘤展開攻擊。研究人員們指出,在進入到腫瘤后,T細胞依然需要克服環(huán)境中具有免疫抑制性的分子,如IL-10、TGF β、以及IDO。


在這方面,溶瘤病毒有望誘導親炎性輔助T細胞1(pro-inflammatory T helper 1),從而改變抑制性的腫瘤微環(huán)境。此外,它也有望直接殺死免疫抑制性的細胞。


其中,最受人關注的一點可能就是溶瘤病毒將“冷腫瘤”變成“熱腫瘤”的能力了。在一項研究中,研究人員們先移除了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腫瘤,并在原位植入了次代腫瘤。后續(xù)發(fā)現(xiàn)表明,溶瘤病毒的使用讓T細胞對腫瘤抗原產生了反應,且能防止腫瘤復發(fā)。而且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使用,還能進一步增強治療的效果。其他的一些臨床前試驗也證明了溶瘤病毒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(lián)用的潛力。


在臨床試驗中,這一潛力再次得到了驗證。無論是PD-1抑制劑,還是CTLA4抑制劑,在與talimogene laherparepvec聯(lián)用的情況下,均能提高患者CD8與CD4陽性T細胞的數(shù)量,表明可能帶來了系統(tǒng)性的免疫效應。盡管這項試驗尚處于1期,但針對晚期黑色素瘤的總體緩解率達到了62%,完全緩解率達到了33%。此外,免疫細胞浸潤性低的患者,也同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,表明在溶瘤病毒的作用下,“冷腫瘤”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產生了響應。這篇發(fā)表在《細胞》上的研究也因此引起了大量關注。



1533018407(1).jpg

▲溶瘤病毒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組合療法有著不俗的效果(圖片來源:《細胞》)


除了讓腫瘤從“冷”變“熱”外,現(xiàn)有的一些研究也在嘗試用溶瘤病毒遞送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做法。這一做法需要在溶瘤病毒中編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,從而避免聯(lián)合療法帶來的毒性。另外,溶瘤病毒對癌細胞的特異性,能更有的放矢地在正確的地點釋放藥物。目前,已經有兩項研究進行了初步的嘗試。但我們也要承認,這個想法在技術與機制上還有不少挑戰(zhàn)有待解決。


4. 結合腫瘤細胞(engagement of tumour cells)


成功免疫療法的最后一步,在于T細胞對腫瘤細胞的識別、結合、以及攻擊。為了躲避T細胞的識別,腫瘤細胞能下調參與抗原呈遞的通路和I類MHC。而溶瘤病毒有望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逆轉。舉例來說,呼腸孤病毒(reovirus)能增加I類MHC與/或II類MHC在腫瘤細胞與抗原呈遞細胞上的表達。類似的,被HSV感染的腫瘤細胞能促進樹突狀細胞的成熟與II類MHC的表達。


本篇綜述中,研究人員們還指出,溶瘤病毒有望用一種全新的方法去促進T細胞與腫瘤細胞的結合。目前,有一類叫做雙特異性T細胞結合子(Bispecific T cell engagers,BiTE)的分子能結合CD3等激活T細胞的分子,且結合癌細胞表面的抗原靶點。這類創(chuàng)新療法在血液癌癥的治療中取得了積極的成果,但在實體瘤中的應用卻可能受到腫瘤微環(huán)境和/或脫靶副作用的限制。編碼BiTE的溶瘤病毒有望解決這些瓶頸。


在一項早期研究中,一款能直接結合EPHA2與CD3的BiTE被整合進入了溶瘤病毒,并能在腫瘤細胞處釋放BiTE,對未被病毒感染的癌細胞也產生殺傷。另一項研究里,結合EpCAM與CD3的BiTE也能在組織活檢樣本中激活T細胞。


1533018433(1).jpg

▲溶瘤病毒的一些新嘗試(圖片來源:《Nature Reviews | Cancer》


溶瘤病毒療法的未來


本篇綜述在最后為我們指出了溶瘤病毒的兩個潛在發(fā)展方向。其一是與T細胞療法結合,協(xié)助T細胞在局部腫瘤微環(huán)境中的增殖、移動、實現(xiàn)療效。其二是通過對免疫機制的進一步了解,我們有望開發(fā)出更好的溶瘤病毒,進一步拓展它的潛力。


正如作者們在文章最后所言,毫無疑問,溶瘤病毒的前方充滿機遇。我們應當將這一充滿潛力的工具與現(xiàn)有療法進行結合,利用前者對免疫反應的影響能力,對腫瘤殘余病灶進行有效的清除。隨著免疫系統(tǒng)抗腫瘤機制的不斷闡明,溶瘤病毒有望為免疫療法提供一個重要的平臺。


點擊“閱讀原文”,即可訪問原始論文頁面。


本文題圖購買自123RF


參考資料:

[1] Oncolytic viruses as engineering platforms for combination immunotherapy

[2] Cancer immunotherapy with recombinant poliovirus induces IFN-dominant activation of dendritic cells and tumor antigen-specific CTLs

[3] Oncolytic virotherapy promotes intratumoral T cell infiltration and improves anti-PD-1 immunotherapy


關于煜森資本

煜森資本成立于2016年,聚焦國際先進的生物醫(yī)學科技,旨在打造一流的醫(yī)療健康創(chuàng)業(yè)和投融資平臺。核心團隊由一批業(yè)內資深企業(yè)家、投資人和職業(yè)經理人組成,擁有豐富的研發(fā)、管理、創(chuàng)業(yè)、投資和資本運作經驗,并擁有深厚的行業(yè)資源。煜森資本核心業(yè)務,包括天使投資、共同創(chuàng)業(yè)、財務顧問和專項投資基金四大板塊。煜森資本秉承“投資并與企業(yè)共成長”的理念,致力于成為企業(yè)的緊密合作伙伴,推動和協(xié)助企業(yè)共同發(fā)展,與投資和服務的企業(yè)攜手構建中國醫(yī)療健康新生態(tài)。